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影像多元的必然性与祛魅化
首页> 书画频道> 热点 > 正文

影像多元的必然性与祛魅化

来源:美术报2020-11-23 16: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当代艺术和当代摄影的祛魅化要求其实比摆脱传统经典艺术作品的审美惯性更难。因为这要求观者不但具备必要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史知识,而且还要对多元化影像各自的文化指向、人类社会的现实处境等当代议题有所关切。

  与图像相比,影像一词似乎更加“当代”。如果说图像是在静态和传统意义上绘画与摄影的某种共性,那么影像则表现出与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之间更加密切的交集关系。而且,无论是对于身为创作者的艺术家或摄影师而言,还是对普罗大众而言,影像听上去也比图像更具有文化和艺术层面的民主化色彩甚至乌托邦味道。那么,影像对当代艺术和当代摄影的介入是正确、必然和有效的吗?它又因何及如何终结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及摄影?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在影像多元化几近泛滥的艺术和摄影生态中保持一种基本的自信、识别和鉴赏能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势必要回溯到艺术和摄影本来的模样,即影像介入之前的状态。就传统艺术和摄影而言,有两个关键问题是要明确的,一是身份或属性,二是目标或使命。当代艺术和摄影的影像化及其多元化从根本上来说是身份和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必然结果。传统艺术长期附庸于宗教、政治或者文学,在见证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所有重大时刻和重要人物的同时也让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拥有了特殊的光环。艺术家被视为掌握了某种神秘技能的天选之人从而受到膜拜,经典艺术作品更在无数博物馆、美术馆的精心包装和人们口口相传的赞叹声中被不断封神。艺术似乎近在眼前,但其实与真正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法国人杜尚和德国艺术家博伊斯虽然方式和目的不甚相同,但他们的伟大之处是相似的,前者将艺术拉下神坛,后者努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构建艺术史的一份子。《小便池》也好,《7000棵橡树》也罢,不但在观念上让普通大众从所谓艺术的神圣性和神秘感中解放出来,更在艺术的本质属性和形式语言上打开了新的认知可能。这两件“艺术”作品已经在事实上突破了传统艺术语言的局限,实现了艺术语言的多元化和影像化——这当然不是就两件作品在艺术史中的摄影式呈现而言的。

  艺术在走下神坛的同时必然面对服务对象和历史使命的转变话题,普通大众也希望从长期的被动接受和盲目崇拜的不对等关系中走出,让艺术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和外在处境远比传统艺术图景中那些典型故事和典型画面复杂得多,传统艺术长期以来主要诉诸视觉的作用方式已经多少显得不合时宜。人们通过眼睛从艺术那里获得的愉悦、慰藉或者震撼已经显得过于老套且具有说教意味。人们的艺术和文化观念获得解放的同时,对于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的感受也迅速变得细腻和多样化起来,单一的艺术形式甚至学术维度已经很难满足人类自我救赎和面对世界时的自处需要。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跨界化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因此,当代艺术影像的多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作为当代艺术的主要手法之一、界限早已漫漶不清的摄影同样如此。同绘画、雕塑甚至音乐、文学、哲学、人类学等一道,成为今天影像多元化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像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早已宽泛化,成为当代艺术“文本”的主要内容之一,反之,“文本”也是当代影像多元化的结构性组成。

  明确了这个前提,关于如何鉴别和欣赏影像多元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和当代摄影的问题就容易得多了。影像多元化容易营造出一个集各种感官体验于一身的综合场域,容易把观者带入到一个若有若无、难以言说的主观情境之中,这就给了无数南郭先生掩饰作品空洞陈旧内核的可能性,煞有介事的人物关怀或深度思考的主题背后,实则是不同艺术手法和影像语言虚构出的一个绚烂泡沫。缺乏足够鉴别力的普通大众也就在懵懂之间混淆了真正优秀的作品和装腔作势者之间的界限。

  当代艺术和当代摄影的祛魅化要求其实比摆脱传统经典艺术作品的审美惯性更难。因为这要求观者不但具备必要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史知识,而且还要对多元化影像各自的文化指向、人类社会的现实处境等当代议题有所关切。祛魅化势必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简单来说,祛魅就是一个去矫饰、去伪饰的过程。所谓矫饰、伪饰,就是脱离了主题和内容的必要性、合法性,用以掩饰作品深度和艺术性的不足。只要透过层层的影像迷障,像剥洋葱一般剥去作品外衣,看看作者真正要表达什么,表达的是否新颖和深刻,也就看清了作品的立足点是否成立。如果立足点成立,那就再看这些多元化的影像手法本身是否合法、合理,是否言过其实、“过度包装”。一方面要分析每一种影像语言是否在作品的呈现上是必要的,哪些纯属哗众取宠;另一方面,在合法合理的影像手法之中,各自的比例、方式是否恰当,彼此之间是否是一种有机融合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主题。这样的祛魅过程显然需要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当代艺术和摄影在事实上刻意营造了一种与大众接受之间的审美壁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像的多元化更像是一种伪乌托邦潮流。人们身处其中,试图寻求某些答案或者慰藉,却常常发现到头来更加陷入艺术家或摄影师当下关切的外衣下自说自话的迷局之中。(邢千里)

[ 责编:庞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陆海事部门在台湾海峡西侧水域开展联合巡航

  •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2023-11-14 15:37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11-09 15: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