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作为红色经典连环画的代表性作品,是中国当代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的作者用图文并茂的艺术方式记录下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培育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使红色经典文化更多地被大众所接受,并使之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为例,分析红色经典主题连环画的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实践,为当下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
红色经典连环画的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意义
连环画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同时,它不仅是一件艺术样式,也是一种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宣传形式。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小说“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以生动的形象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和成果传达给大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文化传播作用。同时,根据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改编的红色经典连环画,采用各种绘画艺术形式,诸如线描、素描、木刻、水墨等,结合通俗易懂的脚本可在当时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众中有效地传播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塑造新时期大众心中红色文化意识。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展中的红色英雄形象鲜明,情节曲折感人,饱含着刚正不阿的正义精神(梁生宝、陈大春等)、勇于担当的牺牲精神(江姐、许云峰等)与忘我无私的家国情怀(严运涛、严江涛、林道静等),可从心理上驱动广大读者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激情。在艺术表达方式上,“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常常会采用与小说相比来说相对夸张的叙述形式。人物动作夸张,例如,何志强等人创作的《红岩》;色彩的强烈对比,例如,《保卫延安》系列连环画;在夸张的同时,画面的布局也极具韵律,例如,潘蘅生绘的《林海雪原》和赵明钧等绘的《红旗谱》,如此一来既能提高阅读的视觉冲击效果,又能确保其所传达的革命意识形态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从文化传播视角出发,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红色经典连环画是非常有效的文化沟通手段,突破语言限制,以绘画或者图像的方式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接收红色经典信息。而连环画本身具有轻便、易传播、易携带的特点,使得以连环画方式改编的红色经典文化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开来。在那个文盲比较多的特殊年代,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红色经典连环画作品已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红色经典连环画在中国美术现代化和文化交流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作品既体现了中国人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特质,也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象征,并对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红色经典连环画的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实践
提升历史题材艺术表达效果
红色文化的历史借助艺术化的方式往往更容易获得传播。红色经典连环画多以红色文化历史为创作题材,从红色经典的小说作者到连环画创作者,都追求鲜活历史的在场性表现,同时结合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需要,追求一种直指人心的直观性艺术表现效果,这种追求也是“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创作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艺术化地再现红色史实,才能使“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作品在艺术层面的创新上有所依归,在引起受众共鸣与深思的同时不会偏离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方向。在“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中,相关的历史事件被多种绘画形式呈现,在不同的画家笔下,呈现出各异的风格,同样一个人物的情绪表达,或热烈或含蓄,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此外,画家在构图上极尽黑白色之所能,增加“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故事感染力与教育性。画家运用丰富的黑白色对比效果,将那些尘封的革命历史转变成鲜活的画面,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共情效应,回到历史现场。
在“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作品中,作者对历史主题的艺术表现是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实现的。例如,汪观清绘的《红日》在描写解放军军官沈振新、陈坚等的运筹帷幄和敢于冲锋陷阵中,一方面,运用了黑白色的鲜明对比,突出敌人的恶与我军的光明与正义;另一方面,在正面人物描写上凸显了主角光辉伟岸的人物形象。《红旗谱》与《创业史》连环画系列分别塑造了抗战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农民群像,从朱老忠到梁生宝等等,展现了人民英雄坚守理想、追求理想的奋斗历程。《青春之歌》《山乡巨变》连环画中,则塑造了一批青年革命者形象,展现了时代变化中年轻人的革命志向。《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连环画系列中描写了在极端环境下解放军战士的战斗精神,例如周大勇、杨子荣等。红色经典连环画在运用多种视觉艺术手段的基础上,既再现了历史事件,又引起了大众对历史事件的感情认同,进而促生国家认同。
增强连环画教育与启蒙功能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为代表的红色经典连环画作品教育和启蒙功能,对新时期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连环画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以其直观、形象的方式传达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红色经典连环画在历史上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内容在把握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善于,用引人入胜的视觉表达手法抓住读者的“眼球”,强化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共振,以典型的角色和情节来实现教育和启蒙功能。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中的革命都承载着特定的革命精神。例如,《红岩》连环画系列通过对共产党秘密工作与牺牲精神的描写,鲜活地展现了以江姐等为代表的地下工作人员对革命的忠贞。《红日》《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连环画系列塑造了战争当中人民英雄不惧生死的战斗精神。《创业史》《红旗谱》《山乡巨变》连环画系列塑造了一组鲜活的农民革命者群像,表达农民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力量中的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集体主义传统。《青春之歌》连环画系列中叙述了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自我革命之路,引导知识分子自觉投身到人民大众中去。“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的图像与脚本不但传达了红色文化符号,也启发读者去仿效这种积极的行为方式,养成健康的精神品质。如此,“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不仅传播红色历史,通过人物共情又能唤起大众对历史人物的认同感。
在新时代背景下,“三红一创、青山保林”连环画作品在传播途径、受众群体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创作者应在继承和发展的连环画传统优势基础上,对红色经典连环画作品进行创造性改编,同时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多元传播方式,使得连环画不但可以延续其教育与启蒙的功能,还可以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
(作者:李元奇 云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