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统绘画工具里的东方美学密码
首页> 书画频道> 艺评 > 正文

传统绘画工具里的东方美学密码

来源:光明网2025-03-07 18:02

  作者:徐万诚,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讲师。

  中国传统绘画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个类别,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传统画的创作过程中,笔墨以及色彩是核心内容。笔墨作为中国传统画作的独有名词,发挥着构建风骨、抒发气韵的重要作用;而色彩则是影响观者印象的重要元素,具有优化画面观赏性、增添画作鲜活魅力的作用。笔墨与色彩的相辅相成,共同构造了“以形写神”“似而不似”的独特绘画形式,成为古代画家表情达意、抒发情志的重要工具,使中国文化能够以其思想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对中国传统画创作中的笔墨应用进行探析,首先应当明确笔墨的定义。本文从笔墨的工具属性、技术属性以及精神属性三个角度展开探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与墨均为传统画创作的基础性工具,是构成传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画创作过程中应当应用高质量且契合的绘画笔墨。本文从字面上将“笔墨”拆分完成分析。

  毛笔作为绘画工具呈倒圆锥体,独有柔软度,且具备“锋出八面”的特性,相对于西洋画所用工具更为自由舒展,画笔的起承转合造就了中国传统画作的无限可能。在绘画过程中选择毛笔应当立足毛笔的高质量要求进行考虑,基于毛笔尖、齐、圆、健四要素完成。首先是以其笔锋之尖锐便利线条的勾勒和画作的棱角,使得创作过程更加细腻;其次是以其毫端平齐助力运笔过程中发力更加便利,为画面的均衡性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是以毫毛饱满之“圆”使得绘画过程中的转折更加自然圆融;最后是要求毛笔弹力劲健,不脱不败,使得绘画工具的耐久度更持久。在创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工具更换带来的不适感。立足毛笔功能性进行考虑,软毫含墨饱满、笔触圆润,适宜表现细腻质感如云雾、肌肤;硬毫弹性强,线条挺拔有力,勾勒山石轮廓、树木枝干尽显劲道。总之,不同的毛笔选择应用会对不同的绘画场景,创作的主体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画创作过程中墨的选择同样是影响传统画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言,“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传统创作应用的墨可以分为以桐油或添烧烟加工制成油烟墨以及由松枝烧烟加工制成松烟墨。前者以植物油为主要燃料,成品墨色鲜润而有神采,在山水画以及花鸟画中常有应用,使得绘画表达更加饱满细腻;后者朴实无光,有质朴天然之感,更能够表达远山之质朴苍茫,并能够在人物鬓发的绘制过程中新添独特质感。在绘画过程中墨的选择应当基于绘画风格、创作者偏好、墨的种类以及特色完成。除墨的种类之外,墨的品质同样会对画作品质造成影响。古人对墨的要求较高,其中尤以明代“徽墨”广受文人墨客崇尚,至今仍存金不换之美名。

  关于笔墨的技法属性,是创作者了解传统画创作规则、理清传统画创作思路的重要前提。笔墨技法存在笔法以及墨法的划分。笔法具体表现为传统画创作过程中的用笔规范。一笔一划皆有定律,每一笔触起止、轻重、干湿、浓淡皆成韵味。以运笔方式进行判断,可将笔法划分为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类别。以笔法效果进行划分,则可以将其区分为平笔法、圆笔法、留笔法、重笔法、变笔法等类别。或是求稳、或是求和、或是重力度、或是重控制,或是四者兼顾、和谐统一,多样化的笔法构造了独特的笔墨韵律。以绘画步骤进行区分则可以分为勾、皴、擦、点、染等步骤。在绘画实践中,勾法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与主要结构框架,可为后续绘画步骤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笔法通过线条粗细、疏密及轻重的变化充分展现了物体形态与绘画意图,精准塑造物体外形,承载着画家对物象的初步认知与表现。而皴法则是绘画进程中呈现物体质感与纹理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笔触和线条组合,皴法可生动模拟出山石、树木等各类物体的表面特征。例如,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用此法绘富春山水,山峦起伏、土石肌理尽显;斧劈皴以刚劲硬朗的笔触,鲜明地表现出坚硬岩石的质感与形态,马远、夏圭借此展现北方山石险峻,使绘画对象更具真实感与立体感。擦法通常在皴法完成之后介入。以侧锋或干枯笔锋在物体表面进行轻柔擦拭,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物体的质感与明暗对比效果。擦法的笔触相对松散且灵活多变,能够与皴法相互呼应、补充,在不经意间为画面增添细腻丰富的细节,使整体画面效果更加和谐自然,丰富观者的视觉体验。点法在绘画中主要用于表现诸如苔点、树叶、人物等细小元素。这些看似微小的点,实则在画面中发挥着丰富层次、调整节奏的重要作用。点的大小、疏密及浓淡变化,如同乐章中的音符,通过画家精心布局,可以营造出独特的韵律与节奏感,为画面注入灵动生气。以上内容均为长期以来对绘画艺术笔法技巧的总结和凝练,为传统画创作者的技术精进提供了重要引领。

  墨法是利用水与墨进行调和,兼以笔法应用来构造传统画的一系列色彩变化,以优化画作表达力的重要方法。墨法存在浓墨、淡墨、清墨、重墨、焦墨等划分,常言道“墨分五色”,通过墨色的浓淡分布可以区分远近、明暗、阴阳虚实,优化画面表达。具体来说,焦墨浓重黑亮用于强化关键部位如人物眼眸、屋宇暗处;浓墨深沉厚重用以勾勒主结构线条、营造深邃感;重墨较浓墨稍淡,辅助表现层次;淡墨清透空灵,渲染远景、营造朦胧意境;清墨几近于水,用于调和过渡,使墨色变化浑然天成。以明代沈周的山水画作《庐山高图》为例。观之可见,光线能够到达的地方,画面更加澄澈;光线无法到达的地方墨色晕染更重,画面更加晦暗。同时画作中可见远处的山石树木用色更浅,近处则用色更深;同时在绘制云雾时通过浓淡渲染更能够突出其层叠高低,层次分明,窥知而知其意。

  中国传统画之中的笔墨应用,具有承载绘画者精神品质、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是绘画者情感以及精神的凝结。中国古代传统画的创作是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人们往往能够从绘画作品的笔墨流转之间窥见绘画者的人生片段。一是传递绘画者的精神内核。好的创作应当由创作者自身的气魄、修养所支撑,赋予画作神韵、气魄或是其它精神层面的内容,而非单纯的技巧,中国传统画创作重其“神”远胜于“形”。徐渭狂草入画,笔势奔放不羁,墨色纵横飞溅,如《墨葡萄图》,葡萄藤条笔墨飞动,似狂舞之蛟龙,宣泄内心愤懑激情,满纸豪情四溢;八大山人笔墨极简冷逸,笔锋凝滞含藏,墨色孤寂清淡,作品常留白甚多,花鸟鱼虫白眼向人,于沉静中透出倔强孤傲之气,以少胜多蕴含无尽韵味,表现其文人气节。二是表现绘画者的创作心态。心情浮躁则笔墨不稳,不经意之间浮躁之气便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传统画创作过程中,凝聚着和谐统一、阴阳相容的哲学思想。在笔墨实际应用过程中,尤其注重画面的整体和谐,蕴含和合的观念和思想。

  中国传统画创作中的色彩渊源。中国传统画创作过程中,色彩同样是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其应用必然应当了解渊源。一是我国颜色的构成以及颜料来源。我国传统画创作中应用的色彩通常采自于天然渠道。传统画创作过程中最先应用的颜料为矿物原料,如朱砂、朱漂、头青至三青、头绿至三绿、赭石、石黄、白粉等,性能不透明,有覆盖力,年久不褪色。随后引进植物颜料如花青、滕黄、胭脂、牡丹红等,性能透明、质细,但年久褪色。两者共同为我国的传统画创作提供了色彩支撑。二是我国文化背景下颜色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传统无形文化的影响下,青、赤、黄、白、黑五色对应五方、五行、五脏等,被奉为正色,象征神圣;赤色用于彰显尊贵庄重,如敦煌壁画中佛身金装,尽显神圣威严;青色关寓意生机勃发、清幽雅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石青、石绿层层积染山峦,翠色欲滴,展现江山锦绣。总之,中国传统画创作高度重视文化的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画创作过程中的色彩应用。一是随类赋彩,以此表达情志。相较于西方绘画在色彩上对现实生活光影下真实色彩变化的完全复刻,传统画创作更加重视“随类赋彩”,在颜色原则上更加注重意象。传统画创作过程中的用色是有讲究、有规范的。例如,绘制一幅花鸟画,花鸟色彩的选择应当依照品种正色完成描绘,立足常规印象中梅花的白、粉、红基色进行绘制,以纯净色彩点染花瓣突出其娇艳形态;画家在绘制山水画的过程中,以留白或染淡蓝示意水色清澈,树木春绿秋黄顺应季候,以意赋色。二是强化观赏性、降低认知难度。通过色彩应用绘画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加清晰可见,情感更加分明,色彩协调的画作极具审美价值,能够使人更好地欣赏画作美感。民间绘画色彩浓烈鲜艳、对比强烈,具浓郁装饰风。杨柳青年画以大红大绿为主调,人物肤色粉嫩、服饰花纹五彩斑斓,多运用平涂技法,色块界限分明,画面热闹喜庆,驱邪纳福寓意借鲜明色彩直抵人心;而文人画色彩常为情感代言,朱耷晚年画作多以冷色为主,墨色交融,蓝、青、灰营造凄清孤寂氛围,是其遗民心境外化,借色彩倾诉国破家亡愁绪。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冲击下,我国从众多传统文化勉励传承危机,中国传统画创作也是其中之一。这一危机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来源于传统画自身。我国传统画的传承面临笔墨、色彩研习耗时费力以及教师队伍的断层。对于这一现状,应当积极推进中国画创作的推陈出新,进行文明交流,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从笔墨和颜色角度看,现代工艺的演进和创作有利于降低绘画成本,制造更加精美适用的绘画工具;扩大颜料色彩的可选择性;引入西方绘画的优秀技法,谋求传统画的突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国传统画创作可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笔墨与色彩是中国传统画创作的核心语言,这两者在绘画过程中的应用是中国传统画创作富有表现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中国传统创作中笔墨和色彩实践应用路径的分析,促使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强化了学生在推进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驱动力,对助燃中华民族文明之火起到重要作用和价值。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清洁能源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 春到沙湖迎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