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光耀中华增光添彩

庞薰琹先生曾说:“画家应该站在社会中观察社会,站在人生中观察人生、观察一切。画家应该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使自我站在时代之上。”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跨出象牙塔,正投身于巨变的时代和多元的社会,庞先生几十年前振聋发聩的声音依然回响在当今时代,请你们静心聆听,用心体会,用你们活跃的思想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社会问题,用你们的专业智慧和才能去解决社会问题,引领社会创新,勇立时代潮头。

  • 暑期来临,故宫博物院近日优化了入院流程,午门广场入口处新增8个检票口,并实行“先安检后检票”,提升游客入场效率;在端门广场西侧和协和门以东两个观众排队集中的区域增设临时厕所,急救包配发到开放区域几十个点位,为观众提供相应帮助;结合院内日照特点,将长时间暴晒的路椅调整位置。

    2024-07-22

  • 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这些自魏晋以来不断营造、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小石窟有170多处。

    2024-07-22

  • 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是江南地区一处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时期聚落,距今约6500年至5500年。最新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为一处中心有大型土台、四周有河道及围沟的临水聚落,围沟内面积达30万平方米,遗址总面积更是超过35万平方米。

    2024-07-22

  • 方寸映天地,在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中,也容纳着四季流转,诉说岁时变迁。

    2024-07-22

  • 台江县苗族妇女盛装上的鸟纹、龙纹、蝴蝶纹、鱼纹和人物纹等  明代亦不乏贵州苗绣的相关记载,郭子章的《黔记》中提到,黎平一带苗族女子“织绸如锦,为盖头。 贵州苗绣的技法囊括平绣、贴花绣、堆绣、打籽绣、破线绣、绉绣、锁绣、辫绣等。

    2024-07-22

  • 《大暑·果香四溢时》的中心视觉是一棵硕果累累的荔枝树,红扑扑的荔枝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象征着夏日的丰收与甜美。

    2024-07-22

  • 鲁迅美术学院紧扣时代脉搏,厚植爱国情怀,科学创新融媒体应用技术,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实效,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鲁美人”的智慧和力量。

    2024-07-22

  • 加载更多
  • 荷和文化是基于传统和文化,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新概念。是以荷花为载体,以形象、生动、活泼的笔墨丹青“画荷弘和”。农历六月是荷花仙子的生日。农历六、七、八月是赏荷、画荷、咏荷的最佳时期。

    2024-07-23

  • 展览通过细腻感人的人物塑造,大气磅礴的场景组合,主题鲜明地向社会公众展示了新时代建设者们的奋斗历程,传递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2024-07-22

  • “云起时”书法:连辑,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1992年,云居寺以石经为特色的旅游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22年4月,云居寺第一阶段明代纸经、清代木经保护修复项目顺利通过北京市文物局验收,已完成修复468册明代纸经、500件清代龙藏木经板。

    2024-05-30

  • 近期于上海各大美术馆举办的多个艺术展览中,藏着一个个鲜活的样本。人们欣喜地看到,传统文化正在激活当代艺术;当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融为一体,中华文化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4-04-30

  • 《撷英集萃 对‘画’经典——辽宁省图书馆馆藏‘四大名著’主题图画展》4月20日在辽宁省图书馆开展。展览梳理馆藏文献中以“四大名著”为题材的历代经典插画,以视觉语言重现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通过图片展出、场景再现、古籍展示等方式带读者领略历久弥新的名著经典。

    2024-04-22

  • 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安徽博物院是安徽省文物收藏、保护、展陈行业的“排头兵”,31万余件馆藏文物囊括了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书画善本等众多品类。

    2024-04-22

  • 当日,不少市民及游客来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荆州博物馆参观游览,在周末时光感受楚文化魅力。当日,不少市民及游客来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荆州博物馆参观游览,在周末时光感受楚文化魅力。

    2024-04-15

  • 加载更多
  • 平潭岛系列考古发现,呈现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独特的海洋性与大陆性兼具的特征,这与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并向海洋扩散的逻辑特征相符。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重大考古发现,代表了南岛语族考古研究的新进展,有力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

    2024-04-29

  • 这些不同的“剧目”与“场景”,依靠一种特殊的空间处理方式,达到了不同时空、不同距离、不同人物、不同物象间的巧妙融合,形成了潮州木雕叙事逻辑上的“径路”。 今天,潮州木雕的叙事既延续了传统社会用物、观物的互动关系,又衍生出许多新的方式。

    2024-04-29

  • 今年44岁的古陶瓷无痕修复师李晓光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合作文物修复师,从事文物修复工作20年,在2018、2021两届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中,担任陶瓷文物修复项目的评委。

    2024-04-15

  • 我国第一轮生肖“龙票”是1988年1月5日的《戊辰年》特种邮票。 第二轮生肖“龙票”是2000年1月5日的《庚辰年》特种邮票。画面从正面角度表现出龙的雍容与威严,色彩丰富而艳丽,既展现了皇家气度,又具有喜庆氛围。

    2024-01-23

  • 宋代太湖石“瑞云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现存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  《云林石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赏石知识汇编。 《云林石谱》好似一台放映机,以“石”为视角,将百态万象徐徐呈现于读者眼前。

    2024-01-23

  • 现存早期以“园林”作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包括卢鸿的《草堂图》和王维的《辋川图》。 如今,当我们观看古代园林绘画时,需要将之置于历史语境中,借助多学科研究方法,品赏园林绘画承载的丰富内涵。

    2024-01-16

  • ”1930年5月4日,童寯在日记中写下了对于英国格劳塞斯特大教堂的印象,并用水彩描绘出这座具有典型“垂直风格”的建筑。 信步学海,孜孜不倦,一代宗师以赤诚之心、觉醒之力游走在建筑与园林间,走出了一条无问西东、通释古今的求索之路。

    2024-01-16

  • 加载更多
  • 在诗与画的关系上,最著名的说法出自苏东坡的《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回头再看我国古人的“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和苏东坡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多只能算诗书画三位一体交响的前奏。

    2024-04-29

  • 平潭岛系列考古发现,呈现出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独特的海洋性与大陆性兼具的特征,这与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并向海洋扩散的逻辑特征相符。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重大考古发现,代表了南岛语族考古研究的新进展,有力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

    2024-04-29

  • 本次展览采用特有展陈思路,以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工艺技术、锈蚀表现为纲,系统梳理青铜器这一中华文明代表性物证的发展历程。 此次展览展出大量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青铜器,它们与三星堆出土的充满想象力的青铜器一起,再现了古代中国青铜时代的辉煌。

    2024-04-29

  • 名师出高徒,单应桂于1958年创作的年画《和平幸福》入选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美术》杂志刊登了该作品,并发表了单应桂的创作体会。

    2024-04-22

  • 象征主义者认为,人的内心不可如科学那般进行精确的表述,而是需要抓住瞬间的灵感,以复杂、混沌的形象来进行表达。 拉斐尔前派画家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的名作《奥菲利亚》中,各种品类的花儿同样扮演着叙事的关键性角色。

    2024-04-22

  • 美学界长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生与发展,在西方强势话语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很多时候只是亦步亦趋地对西方美学理论进行译介与搬运,抑或是运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为其作注解。

    2024-04-22

  • “人工智能(AI)不能完全替代艺术家的一切活动,但二者可以和谐共存。4月14日,法国巴黎艺术学院讲师大卫·拜尔比分享其AI创作经历与作品。4月14日,数字艺术家、四川诗书画院顾问一山的数字艺术视频《AI水墨》在太原文庙展出。

    2024-04-15

  • 加载更多

艺术人物

more>
  • 书画家李燕:常德归朴 闻道勤行

    1997年,多年潜心研究《易经》的李燕,着手创作《易经画传》,以便让更多人了解《易经》这部经典著作。《易经画传》以450幅中国白描艺术作品意象将《易经》视觉化,深入浅出地形象化呈现了其中的奥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将《易经》图像化剖析解读的学术论著。

  • 刘宝堆荷花横幅作品兼谈网络学习与面授

    许多办公室和家庭在桌子后面,沙发后面或者电视墙上,悬挂横幅国画作品。荷花——和和美美,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仲秋,为大家创作了数张横幅荷花美术作品,但愿与您有益。

  • 吴敏婕: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

    “敬畏心、信念感、真诚”,是吴敏婕用来形容自己从事文化传播这份工作的关键词。吴敏婕表示,未来她将积极把本职工作同政协委员履职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文化传播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视频

more>

拍卖

more>

专题

more>

视觉秀

more>

联系我们电话:(010)58926021 传真:(010)67078854 投稿邮箱:shuhua#gmw.cn(请将#改为@) 在线QQ:161496268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