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大地自古有崇尚华服之美的文化传统。记者了解到,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第四届中国华服日,也是由山东博物馆倡导发起的首届“山东华服日”。从华服爱好者自发组织民间联动到现今博物馆里的“华服热”,华服活动愈演愈热。
博物馆成华服新舞台
4月14日,记者走进山东博物馆举办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生活图卷”专题讲座,发现近20个穿着华服的观众。进场前,他们轻声细语地交谈、加微信,或摆出动人身姿与喜欢的文物合影留念,现场云鬓衣香,好不热闹。来到讲座大厅,“华服迷”认真听专家讲述华服背后的文化蕴意,了解华服文化盛行的前因后果。
身着明圆领、藩王袍的“醉酒笑红唇”和齐腰襦裙的“霓裳”(均为化名)表示:“我们夫妻俩都很喜欢华服,因此参加了不少华服‘同袍群’和相关活动。这次丽人行讲座的信息就是在群里看到的。作为华服的业余研究者,我们特意来学习一下。”
华服,别称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相传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后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服饰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而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更是蕴含了中国人的礼制观念、伦理习俗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霓裳”认为,“华服热”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山东博物馆便开始策划举办以古代服饰为主题的相关展览,分别于2012年推出“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2013年推出“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将大部分孔府旧藏明代服饰公之于众,让观众切身体验中华传统服饰之美与其文化内涵。直到2020年,掀起了一波“华服热”。
2020年9月,“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孔府旧藏明代服饰文物及其他辅助展品80余件。据策展团队介绍,展览以核心文物为主,注重营造空间的层次感与沉浸感。围绕重点展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阐释,在空间中把视觉的艺术审美效果和逻辑叙事完美融合,通过设计语言的隐喻,让明代服饰回归历史语境。从“文物展”到“文化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展现明朝服饰端庄仪态与宏美气度的视觉盛宴,是这场展览的一大特点。
与七八年前相比,山东博物馆典藏部副主任庄英博明显感受到,观众汉服着装的变化,她回忆,以前逛展,很多观众上身穿一件汉服,但下面搭配牛仔裤和旅游鞋,如今人们开始重视穿一整套汉服以及头饰、妆容等搭配。“有一个上海来的小姑娘,为了来看‘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专门赶工定制了一件明制汉服,她手拿扇子,穿梭在博物馆中,非常赏心悦目。”
博物馆这波“华服热”,不止是文物本身和华服爱好者参与,还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源。比如,展陈设计团队与独立服装设计师合作,从明代服饰中提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制作出更符合当今审美的创新时装。文创产品“大明襟风”,自明代服饰提炼出的麒麟、蟒、飞鱼、斗牛四种寓意富贵吉祥的精美纹饰,化身精巧可爱的“冰箱贴+杯垫”二合一功能的纪念品。“实现服饰与文化的美学新连接,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把文化真正用了起来。”山东博物馆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孙若晨说。
目前,为了延续展览的效果,山东博物馆采取宣传教育不停、系列活动不停、文创产品不停的“三不停”措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作了很好的示范。
多元因素促成“华服热”
实际上,博物馆“华服热”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并于201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
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宣传推广,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日渐兴盛,古代服饰作为其中耀眼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热爱。如今,汉服社团不断增加,民间组织日益丰盛,越来越多的华服爱好者开始从浅层的喜欢转入到深层的研究。
“我们会每周组织一次活动,参与者遍布泉城,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汇聚在一起,不仅参加华服日、花朝节等大型活动,也会参与文化知识类等讲座,这对增强文化自信、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帮助。”前来参加“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生活图卷”讲座的田洪旭说。作为济南云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济南高校汉服联盟的组织者之一,田洪旭身穿明制道袍、搭护和衬袍,头戴大帽,不断与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沟通,对华服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讲座嘉宾、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说:“我非常敬佩服饰爱好者们,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他们主动探索、查阅资料,而这也会让大家在参展时有丰富的参观体验。”
采访中,记者发现,“汉服热”的出现也催生了较多的汉服生产企业。但是,由于对古代服饰的形制、工艺等缺少专业化的知识,市场上出现了种类质量参差不齐的“汉服”,而真正热爱传统服饰的人也希望有专业机构来指导,并拥有真正接触更多服饰知识的机会。
2012年“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展览展出后,随之出现了几件网红文物,“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便是其中之一,它被称为明制少女心中的“白月光”和“梦中情裙”。记者了解到,该文物火爆之后,有许多商家根据图片进行模糊仿制,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仿制品。2020年“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览的消息一宣布,便有很多网友呼吁,希望山东博物馆推出官方“花鸟裙”。针对这一现象,山东博物馆利用本馆鲁绣资源,对其进行复仿制,用时33天完成手工绣制,对原物实现了由内而外自表及里的精准复原。
身着带有复原文物图案服饰的刘玉彬,来自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她是汉服圈的“资深人士”。展览期间,她曾多次到山东博物馆看展,见到那些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的文物成衣,她欣喜不已。“这让我有一种和历史对话的感觉。”刘玉彬说。
这是博物馆的一手文物资源优势。作为国内乃至世界明代服饰收藏的“领头羊”,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的实物大多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并且涉及明代不同时期,堪称“半部明代服饰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衣冠大成展览立项之后,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策展团队。由山东博物馆副馆长杨波担任策展人,并成立策展小组,分为内容设计、形式设计、文物保护、文创产品开发、宣传推广、信息采集和活动策划等。”庄英博说,山东博物馆在博物馆展览社会化领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将独有的明代服饰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既要传承,也要创新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博物馆“华服热”现象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由于时代久远、保存不易,服饰文物很难进行多次、长期的展出。据策展团队介绍,为了尽可能减少展示带来的损耗,“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览提出“文物未动,文保先行”的理念,选择以平铺式的呈现为主,对展示环境进行了精细的调控,并为每一件适合展出的文物“量身定制”灯具和灯光。
除此,记者发现华服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传承断层问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易被新事物吸引,难以静心钻研传统技艺。尽管近年来潜心研究汉服的人日益增多,但由于传统汉服制造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汉服制造的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一问题,庄英博表示:“目前文创产品设计主要有考据复原、新中式和元素借鉴三个方向,未来我们会更加深入、努力地去钻研传统技艺,将文物展品和现代设计完美转化。”
另外,“华服热”也催生出一大批各类商家,一些机构在没有经过文物考证和专家鉴定的情况下,在产品上使用不恰当的元素。这样虽然获得了经济价值,却极大地损害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对青少年的传承教育。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古代“三月三上巳节”时年轻人的活动。近些年,当故宫雪落、江南初春、大漠落日时,都有当代年轻人穿着华服的身影,岂不美哉?张依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