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互联网+传统文化”精品栏目
中华文明数千年一系,蕴藏博大丰厚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无论是浩瀚典籍里的文字佳篇,还是博物馆里的文物精品,亦或者广袤土地上的文化遗产,悠久而漫长的上下五千年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为以创新的形式与时俱进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光明网特推出“互联网+传统文化”精品栏目《屏聚国潮》。节目将邀请传统文化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趣味十足的表达、新颖活泼的互动解读文化经典,引导年轻人在追逐文化潮流的过程中,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内涵。
作品赏析:
颜真卿在书法界的地位堪称“百代之师”。在楷书四大家中,颜真卿排在第一位。《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个草稿,但是为什么书法界乃至学术界要把这部作品列为“天下行书第二”?
苏轼曾说,“诗至于杜子美,书至于颜鲁公”。欧阳修称:“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千年来,颜真卿的书法影响了书坛无数人。
在安史之乱的大背景下,颜真卿的侄儿(颜季明)死于战乱,面对着从战场上找回的侄儿头骨,写下了这篇祭文,来纪念侄儿为国家捐躯。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痛极生悲,与颜真卿其他手稿如《争座位帖》等相比,都不如《祭侄文稿》写的苍茫老辣,有一种老泪横流的感觉。在思念之情与悲壮心绪之中,他无法写得滋润、优雅。蘸一笔墨,重就重,轻就轻,最后枯就枯,干瘪,干冽秋风也依然在写,对字没有布局、没有具体拿捏,随着情感的流动而写,写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无形之中,《祭侄文稿》墨的节奏感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一气呵成,写得不计工拙。所以也只有在这篇文章、这种书法风格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完美统一。
从书法价值上来讲,颜真卿以往的作品都写得端庄、正大气象,如此的随性与苍茫老辣反倒把他内心的情感如同长江、黄河一般全流淌出来,恣肆汪洋,但他是一种悲痛的心情,就像怒涛、排浪翻滚着流淌出来,他蘸地不是墨水而是心血。
从内容到形式、从文或诗到书法艺术,我们当今所提倡的文学艺术,这篇作品中基本全都涵盖了。因而《祭侄文稿》这篇文章以及颜真卿的书法风格,形成了一种千古绝唱,不可再得。
《屏聚国潮》主创
出品丨光明网
监制丨高赛
策划丨杨帆 庞聪
编导丨庞聪
摄像丨周雨涵
制作丨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