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诠释一座城的文化神韵
首页> 书画频道> 焦点 > 正文

诠释一座城的文化神韵

来源:光明日报2023-09-18 09:43

  古都揽胜(中国画) 金连经、李德福、郑山麓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图说北京中轴线(中国画·局部) 郑山麓、郑雅元

  京师生春诗意图(中国画) 徐扬(清代)

  万国来朝图(中国画) 佚名(清代)

  天衢丹阙——老北京风物图卷(中国画·局部) 刘洪宽

  入跸图(中国画·局部) 佚名(明代)

  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纵贯城市南北、亘古通今的文化脉络,是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的历史痕迹,也是今日首都北京时代发展的有力见证。自明清以来,北京中轴线多次出现在中国画创作之中,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风气和民风民俗,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延续着城市的生命力与文化活力。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267年,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拓展京师外城后定型,完善于清至近现代。《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北京中轴线的建造结合北京自然地理环境,延续了传统设计思想和前朝城市规划经验,“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原则。今天的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向北延天桥、前门大街、五牌楼至正阳门及箭楼,过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外金水桥、天安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到达最北端的钟楼。天坛与先农坛、太庙与社稷坛东西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

  北京中轴线上有着如此庞大的建筑群,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其绘制成卷绝非易事。对传统建筑、城市生活的描绘,不仅需要画家在创作上拥有高超的写实能力,对景物进行取舍提炼、组织编排的构图能力,对民俗风情进行叙事表现的节奏把控能力,更需要画家拥有在历史文脉、城市规划、营造技艺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南齐谢赫将“经营位置”列为六法之一,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则将建筑与美学的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种种画论史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对于建筑由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的转化,一直有其独到的艺术法则,这也为后世画家在绘制建筑元素时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美学参考。

  绘制于明代的《北京城宫殿之图》就是一幅具有建筑美学色彩的平面艺术作品。据推测,这件套色版画原稿于嘉靖年间成图,刊行于万历年间,以地图的形式对明代北京内城中轴线建筑景观位置作出标记。它展现了明代中期皇城与内城中宫殿建筑、桥梁、衙署、坛庙、城垣、街道、河流的城市规划。作品重点表现了位于城市中心的宫殿建筑群,以古代地图常用的形象缩绘手法,精心绘制了建筑的正立面,并在局部采用焦点透视法。我们可以看到中轴线从正阳门、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玄武门由南向北依次穿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建筑周围都绘有祥云图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装饰色彩。有学者根据图廓尺寸、上部标题和题字位置猜测,此幅《北京城宫殿之图》很可能是用于张贴欣赏的。

  此外,中轴线建筑景观也时常作为背景出现在明代官员肖像画中。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收藏的五幅《北京宫城图》都描绘了身穿红袍的明代官员站在承天门外的场景。画面采用中线对称的构图形式,以俯瞰的视角自下而上依次将众多建筑一一呈现,云雾缭绕,尽显殿宇楼阁之恢宏气势。其中,南京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版本还包含了天坛、社稷坛,更加完整地保留了早期北京中轴线的建筑格局。

  观察明代多幅以中轴线建筑景观入画的作品不难发现,在描绘紫禁城部分时,云气在画面中占有很大比重。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的《北京宫城图》《陈伯友早朝像》《入跸图》《皇都积胜图》中,皇家建筑均被团团云雾层层环绕。《入跸图》中,云烟掩映的午门之上更是伴有飞翔的瑞鹤,建筑结构缜密,飞檐翘角冲破云层,气韵天成。中轴线宛若蛟龙,自皇城腾起直入云端,充分体现出皇室之威仪。

  到了清代,对纪实绘画的重视使得北京中轴线在对应的绘画作品中仿若一段无声的旋律,串联起画中的人物、景致与事件,皇家建筑的真容也从散去的云雾中显现出来。如清代画家徐扬绘制的《京师生春诗意图》,以乾隆皇帝《生春二十首用元微之韵》为创作主题,描绘了清乾隆年间北京中轴线上紫禁城的皇城生活,正阳门大街上的市井百姓,以及中轴线周边地区的城市风貌,配以清代重臣于敏中所书的乾隆二十首生春诗,以诗、书、画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当时皇家与百姓共同迎春的喜庆场面和繁荣的都城风貌。全画采用俯视构图,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法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法相结合,观者仿佛置身城市东南方向的高空,北京中轴线的全貌一览无余。

  此外,在王翚等人的《康熙南巡图》、丁观鹏的《太簇始和图》以及佚名画家的《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万国来朝图》等纪实绘画中,同样生动、详尽地记录了人们围绕中轴线活动的场景。无论是当朝皇帝、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还是巍峨的宫殿、简朴的民房,皇城内外因中轴线的存在而相互关联。鸟瞰的视角以及精准的细节描绘使我们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紫禁城建福宫花园内随风摆动的宫灯,看到了等待入宫觐见的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臣,看到了东华门外“下马碑”旁整齐排列的坐轿和寒暄闲聊的轿夫,也看到了正阳门外“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列肆开廛。凡金绮珠玉,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的热闹景象……画家笔下,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城市景观呈现出层次丰富的视觉变化,极富节奏感和韵律美,是“气韵生动”在建筑绘画中的集中体现。

  时至近现代,城市的发展造就了古都的新格局。刘洪宽于2001年创作的《天衢丹阙——老北京风物图卷》,以自东向西的视角,描绘了20世纪初期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风物与市井百态。长卷中,画家运用不同绘画语言,以多元的表现手法刻画了5000余人及数百栋建筑,各类场景生动鲜活,唤醒了人们曾经的记忆,记录下北京中轴线与城市的又一次变迁。

   2011年,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内文史专家和书画家开展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力求展现当代人眼中北京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彰显古都北京的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在大型山水画系列作品《北京神韵》中,反映北京近现代历史文化风貌的巨幅作品《古都揽胜》,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中轴线面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东到东便门,西望白塔寺、西便门,画作以紫禁城为视觉中心,辐射东西南北。鸟瞰视角下,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灵活转换,在空间构成上给予观者更加立体的视觉体验。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虚实结合的绘画手法在建筑景观的选择上有的放矢,避免了大面积细节描绘易造成的视觉上的单调感与琐碎感,使画面浑然一体。

  梁思成曾把北京中轴线上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的建筑群比喻成“凝动的乐章”,那么,其间别具特色的建筑便成为一个个悦耳的音符。笔者于2022年参与创作了组画《图说北京中轴线》。创作者结合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点,以现有建筑外形为依据,绘制了囊括永定门、先农坛、天坛、五牌楼、正阳门、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外金水桥、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钟鼓楼等共计24幅北京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物主题作品及12幅细节图。与其他作品不同,画家将时间定位在当下,永定门前飞驰而过的高铁,五牌楼下拍照打卡的游人,万宁桥上穿梭往来的汽车……红墙、琉璃瓦更是与当代都市景观相互映衬,打破时间的界限,实现了古与今的对话。作品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笔墨特色的基础上,丰富了中轴线建筑景观在绘画中的表现内容,形成了全新的美学空间与审美意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首都北京承载了更多的职能,但北京中轴线的城市规划理念到今天依然被沿用。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生命线”,在城市发展史与建筑艺术史上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用中国画的形式将古都的辉煌定格一瞬,是对这座城市神韵的艺术再现与有力诠释。这条贯穿京城的文化命脉将继续在画卷中延续,呈现更多中国故事,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作者:郑雅元,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 责编:庞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埃及一警察局突发大火已致38人受伤

  • 稻香满园 丰收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