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由官艺欣设计的赤背松鼠猴、白眉长臂猿、蜂猴、滇金丝猴、金狮面狨(从左至右)卡通形象。
由王思宁设计的中华秋沙鸭卡通形象。
由陈桃林设计的雪豹、火山兔卡通形象。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办,会议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其中,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长江江豚、朱鹮、大鲵等珍稀野生动物更是为我国所特有。如何以专业手段为保护野生动物提供助力,成为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到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朱朱”“熊熊”“羚羚”“金金”,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当那些珍稀野生动物以灵动可爱的卡通形象走进大众的视野,并成为热门IP后,极大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其数量持续下降的态势逐渐得到扭转,甚至实现恢复。可以说,野生动物保护的成效与其是否经过形象化、创意化设计与宣传密切相关。
今天,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和重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信息传播日趋视觉化和审美化的当下,卡通形象不仅有着明确、直观的特性,其天然的趣味性和亲和力也更易冲破语言障碍与文化隔膜,从而有效实现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传播。
有别于一般的图标设计,野生动物卡通形象设计塑造出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其外形设计的首要法则是将动物的写实造型转换为概括、简约的几何造型。同时,在形象塑造中,姿态与动作的拟人化也是重要的设计手段。试看艺术家陈桃林以珍稀野生动物为主题设计的系列卡通形象,有仰着头、卷起长鼻子的亚洲象,有咬着自己尾巴踱步前行的雪豹,还有双手托腮的火山兔等。艺术家在设计时不仅简化了动物的皮肤、毛发等细节,还通过适度的夸张处理,让其更加符合动物幼年时期的体态特征,即四肢和头部占比较大,以此彰显它们的可爱气质。强壮的亚洲象、凶猛的雪豹经过设计再造,立刻变为惹人怜爱的幼崽形象,与观众的距离也一下子缩短了。
野生动物卡通形象设计可应用于诸多领域,从不同侧面打开动物保护的宣传路径。艺术家吴丽娟将草原鼬、猪獾等野生动物的卡通形象进一步转化为卡通模型,并加入其所在地的传统乐器、传统服饰等元素,让动物形象更具艺术性与文化味。如生活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草原鼬,头戴鹰羽冠,怀抱印第安鼓,成为一名欢乐的乐手;生活在中国的猪獾腰挂葫芦、手持长笛,变身为一名行侠仗义的侠客。艺术家王思宁的设计则围绕鸟类主题展开,她以燕隼、苍鹰、林雕鸮等猛禽为原型,创作了《骄枭》系列文创产品。除了工艺摆件、科普卡片等,艺术家还运用AR技术将鸟儿们的虚拟卡通形象叠加于现实环境之中,人们可通过电子设备与其进行互动,体验别样的乐趣。
野生动物卡通形象设计是加强认识和传播“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有效途径。通过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的创作,一个个鲜活灵动的野生动物形象在为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亦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它们所面临的生存境遇,并鼓励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守护多样物种,共建美好家园,为这份惠及全球的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高中立,系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副院长、数码媒体艺术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