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中国画·局部) 集体创作
大运河新颜—无锡段(中国画) 晏明
千里运河非遗大观长卷(苏绣·局部) 姚惠芬刺绣团队
丰富题材绘人文盛景
运河全程逐波换景,文化琳琅满目。如今,当代画家立足大运河全域,从时间、空间、人文、自然等多个维度,把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宝串成“珍珠项链”,绘制出新的大运河长卷。
江苏省书画家主创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是一幅跨越时空、融古今于一体的鸿篇巨制。画卷总长135米,高3米,15位书画家共同参与。整幅画卷分为“中国古代伟大创举”和“新时代辉煌篇章”两部分,上卷通过春秋争霸、雄才大略、汴河畅通、一统天下四个历史画面,讲述了大运河开凿、发展的历史;下卷分为北国瑞雪、冀鲁高秋、江淮绿野、吴越花雨四个章节,表现运河两岸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风貌、新气象。勾勒渲染之间,沧桑的大运河悠然流淌出新的意象和神韵。
除了书画长卷,工艺美术家们也用巧手匠心,展现大运河的古今魅力。金坛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牵头创作的百米刻纸长卷《大运河》、福建莆田工艺美术家郑春辉主创的长达120米的木雕《京杭大运河》、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惠芬及团队创作的长约4米的苏绣《千里运河非遗大观长卷》……这些作品既气象恢宏又精细入微,诉说着文化的延续、艺术的不朽。
近年来,围绕运河主题,聚焦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历史风物、人民生活,全国各地的美术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采风、写生、创作。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绘写运河人、运河景、运河情。
“大运河新颜”系列美术作品,以立轴形式表现大运河流经江苏的8个城市的当今风貌,8幅作品都采用独立的画面形式,或工或写,或彩或墨,集中展现了现代的运河景观。比如晏明的《大运河新颜·无锡段》,画面近处是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民居,中景是高楼林立的无锡新城,远方太湖帆影点点,形成了一幅古典与现代辉映的生动场景。
“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高邮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今年已经进行到第五届。水乡小镇、名城古迹、河边风景、船上生活、非遗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尽现于画家的笔墨丹青之间。北京美术家协会举办“承文脉运河情”大运河采风写生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带领首都美术家,到达杭州、湖州、嘉兴、苏州、扬州等大运河沿线城市,探寻运河文脉,描绘运河风采。清水碧波、葱茏草木、亭台街镇,总是能激荡出画家无限的创作激情,色彩交织、水墨淋漓、光色变幻之间,是千年水波的余韵、情与景的交响。
多元艺术展山水画卷
流淌千年的“交通之水”“诗性之河”,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灵感之源。摄影、装置、影像、数字艺术等,都作为艺术手段,表达运河的景与形、质与神。
浙江美术馆主办的“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上,陈设于展厅空间的多幅山水长卷装置、高低起伏的影像群《山水·运河》、沉浸式数字作品《从河工到银河》等,给观众提供了运河文化的新解读。清代《京杭道里图》经过动态化处理,通过两条曲面屏表现出动态的水形,悬于空中,制造出天河流动之感;《运河·生长·万象》作品利用计算机技术采集大运河沿岸数据,融合中国画风格,演绎生成一幅数字山水图卷……多种作品从“游”的视角和诗意化境界出发,从题材、媒介和理念上进行创新,让“河”文化、“水”文化不再停留于静态的古画、古迹,从而唤起现代人的情感共鸣。
北京时代美术馆主办的“共同空间”展览,以自由的想象力与多元的艺术语言,对大运河这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记忆进行新的挖掘与阐释。结合“水”这一寓意深远的文化符号,展览主题从“大运河”延伸到“水”这种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探讨。比如,张琪凯的作品《运河水》,一艘船上运载着播放大运河流水的视频,提示观众古与今对“水”的观看方式的转变;马军摄取湖面一刹那的水滴的状态,通过电脑制作、3D雕刻,烧制成瓷板,形成一种悠游与凝固的冲突之美。
主题表达需提升新意
随着体量的丰富、题材与形式的不断开拓,大运河逐渐成为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主题的作品呈现出全景性与地域性融合、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织的特点。
近年来,艺术家不断探索新材料、新技法、新图式,使得山水画在主题性创作上涌现出不少精品。但是,一些表现运河风貌的作品还停留在一般的山水风景描绘层面,有模式化和同质化的倾向,缺乏辨识度。一幅好的画作,往往可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点和记忆点。画家在描绘自然山水的同时,应该增强捕捉现实的能力,对生态文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成就有所体察,以丹青笔墨描绘时代发展,为大运河文化形象的建构提供艺术的阐释与支持。
在人文景观的塑造上,北京画院艺术家创作的《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做出了有效的探索。画家在表现大运河蜿蜒磅礴气象的长达27.4米的画卷上,精心描绘了数百个点景人物,有景点打卡拍照的游人、城市森林公园散步的市民,还有穿梭在街道上的快递小哥等等,充满盎然生机。然而,在当前一些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展览中,很多作品或专注于山水、城市风景,或聚焦日常生活、非遗文化等,“点”状作品多,“串珠成链”的作品较少,描绘景的作品看不到真实的人,表现人民生活的作品往往忽略了其依托的自然背景。因此,在彰显艺术个性与传达文化思想的平衡上,在人文气质、生活气息的塑造上,广大美术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易经》云:“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至今仍千里通波,润泽着中华文明。如何以美术作品讲好大运河发展的中国故事,艺术家们仍走在一条不断开拓和探索的道路上。
(本报记者 于园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