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线讲述】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考古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和阐释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进一步实证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
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获取考古资料最重要的途径,过去一年的田野考古工作成就斐然。
我们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和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都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新石器时代考古也成绩显著: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重要发现,为探讨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考古实证;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新发现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江苏常州寺墩遗址初步判断是与良渚古城相类似的文明中心区域。商代考古亦硕果累累: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具有兆域性质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是近年来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突破,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拥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此外,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取得重要成果;位于水下1500米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明代沉船遗址的发现,则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
在做好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对发掘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2024年5月,由中国历史研究院编著的《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出版。这本书通过对史前至历史时期考古材料的系统梳理,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重大项目”。这是目前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最前沿的学术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以多种形式,交流、研讨、总结考古各领域的工作。最近,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联合全国22家考古文博机构举办的“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隆重开幕,利用考古发掘出土丰富的龙文化主题文物,构建起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的历史,并以此视角实证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新的考古发现总能带来新的收获,并能不断更新已有的学术认识,这是考古学科的魅力所在,也是推动考古学科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新的考古发现材料,深入、系统、全面阐释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是新时代考古文博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尚文超、李韵、龙军 本报通讯员 徐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