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书画频道> 热点 > 正文

艺术乡建中的朴素美

来源:光明日报2024-07-02 10:41

  与山峦田野相衬相映的湖州市安吉县山川乡

  丽水市松阳县杨家堂村的古朴村落仿若世外桃源

  当下,艺术乡建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艺术家的参与和村民共建下,许多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但也有少数乡建项目在偏颇的审美导向下,趋向仿城市化和概念化,且缺少合理的规划,使乡村失去原本清丽的美,让人难觅乡间朴素,对乡村的美化逐渐演变为一锅“大杂烩”。笔者以为,艺术乡建宜倡导和弘扬中华传统审美思想中的朴素观。

  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朴素美是中华审美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体现人文精神“尚清”意识的载体。所谓的朴素美,是自然之美、单纯之美、简约之美。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朴素”“平淡”“恬静”的审美标准。同样,清代李渔也崇尚简朴之美,他在《闲情偶寄》中记载:“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尚清”崇尚的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清”,是“自然”,是“清气”,是“高士情怀”,更是一种基于生活的审美感受,在自然闲适、经意营造的氛围中安顿精神。

  朴素观体现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中,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史,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散发着光芒。庄子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其核心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入自然,护天地万物,使之具有本来的样子。在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关注自然之美,爱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土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的是一种整体观与协调性,是“和”的本真状态。

  先人们在中华大地上俭朴生活,诗意栖居,实践着生活的艺术化,数千年历史中的朴素之花在适宜生长的土壤中绽放。在艺术乡建中弘扬朴素观,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相契合,也与当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相契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观,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欧洲作家罗伯特·瓦尔泽曾谈及美,他认为真正的美,日常生活的美,在朴素中最微妙地显示出来。今天,我们所弘扬的朴素观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精神领域更高的审美需求的彰显。

  在艺术乡建中,对乡村的改造宜保持乡间“本色”,在经意营造中尽显自然之美。所谓经意营造,即是以高妙的技巧有意营造,不露创作痕迹,毫无雕琢之感,具有朴素无华的美感。在实践中,或可运用东方建筑的营造理念与方式表现素雅之境,体现返璞归真的高雅格调,使之具有充满东方韵味的自然、简素之美。在关注传统审美的同时,还应更加注重乡村面貌的整体协调性,让融合了多元艺术风格的建筑、庭院和乡村公共空间,与环境融为一体。具体而言,可在建筑材料上运用焦茶、土黄、深灰等大地色系,使之与环境色调相调和。此外,为了保持原始的纯朴感,设计者应熟谙各类自然材料的特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当应用当地的木材或石材等,使建筑具有自然的“拙”味,让空间具有内外一体的协调感,力求在融入本地文化的同时,创造出有温度、有意味的朴素空间。在艺术乡建中还应拓展建筑的功能性,将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实用功能与自然的审美风格相结合,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使转型升级后的现代乡村在拥有朴素外观的同时,具备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

  在江南的乡村,已有不少以匠心锤炼的民宿在修建或改建中注重其功能性与审美格调的统一,以及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无隙交融。它们融合传统与现代,于简洁素朴中体现出高雅的格调,受到大批国内外游客的青睐。这些民宿和大部分对乡村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推动着艺术乡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然而,还有少数乡村在改造建设中仍显现出落后的审美和僵化的概念,如简单地将白墙、游步道涂成斑斓七彩,或是粗暴地将大型雕塑搬至乡野,而不考虑其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艺术乡建并非简单地在乡村置入“艺术”元素,在多元文化交融互通的当下,属于乡间的质朴显得尤为珍贵,它使乡村充满灵性,具有亘久的魅力。

  朴素美是山野乡间的底色。具有朴素美的乡间为人类提供了诗意的栖居之地,使劳动人民在躬耕田园的和谐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中,传承和弘扬东方传统美学中的朴素观,以艺术的视野和手段助力乡村建设,不仅能够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也让人们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作者:王晓黎,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责编:庞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 贵州从江:侗寨禾晾“晒秋”引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7:03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2024-10-23 16:55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2024-10-23 16:47
土生土长的延安娃陈凯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蜕变为“菇”勇者,小小香菇带着周围的村民们走出延安,产品走出国门,奔向新生活。
2024-10-23 16:44
当秋天降临延安,山川绚丽多彩。甘泉县的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宛如一幅绝美的秋之画卷。这里有丰富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是“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快来邂逅秋日美景!
2024-10-23 16:39
在历史的长河中,陕西延安富县藏着一条古人的“高速路”——秦直道。它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千里秦直道,最美在富县,让我们一同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那穿越时空的魅力。
2024-10-23 16:36
一块面团,一双巧手,几经揉捏,几笔勾画,上锅蒸熟后,面团变成了花卉、动物的样式。黄陵面花在黄陵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6:33
延安小杂粮种植面积达 40.65 万亩,预估产值 52 亿元,从业人口 10.7 万人,“延安小米”品牌价值达 27.69 亿元。昔日滋养革命的小杂粮,如今正引领着延安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持续哺育着延安的振兴发展。
2024-10-23 16:29
“荒山秃岭都不见,疑似置身在江南。只缘退耕还林好,一路青山到延安。”这首流传在百姓间的打油诗,描述着今日的延安景色。在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抬头看,满目青山,低头看,碧水汪汪,很难想象这是坐落在陕北的小山村。在过去的近30年里,这个小山村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蜕变。荒山披上“绿衣”,怎么做到的呢?
2024-10-23 16:25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2024-10-19 16:29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自己期待有一天能够走进延安,感受“绿满山川成锦绣”,聆听历史的回声,见证时代的发展,汲取前行的力量。
2024-10-19 16:33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024-10-19 16:20
陆嘉伟:讲好新时代延安故事,探寻延安各行业发展新变化,展示人民群众生活新图景
2024-10-18 19:00
“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回望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奋斗故事,展望新时代延安焕发的勃勃生机,让我们共同关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
2024-10-20 18:38
都说延安的木刻版画,刀锋下满是家国情怀,这是因为它们曾在战争时期,被当作强有力的宣传武器。
2024-10-20 18:25
10月19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记者们到访延安,第一次踏上这片红色热土的他们,热血沸腾。
2024-10-20 18:12
10月20日晚,“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即将在延安启动。
2024-10-20 18:12
10月19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到访延安红秀,偶遇秧歌腰鼓民歌。
2024-10-20 17:44
近日,何超琼在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访谈时表示,延安苹果以其卓越的质量和独特风味,赢得了香港和澳门民众的广泛喜爱。延安苹果进入大湾区的市场,成为两地经贸合作的一个生动例证。(剪辑:李晓鹏)
2024-10-19 21:49
陕西文旅推荐使者 冯佳晨:延安精神拥有跨越时空的力量、永恒不变的价值。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我们一起参与“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
2024-10-19 21: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