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书画频道> 热点 > 正文

匠心守护朱墙黄瓦

来源:人民日报2024-10-31 10:08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时伟从事古建研究保护工作40余年——

匠心守护朱墙黄瓦(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王时伟(左一)在与苏州织绣手工艺人交流双面绣复制工作。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王时伟,1956年生,北京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曾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总工程师、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从事古建研究保护工作40余年,曾主持故宫建福宫花园复建、太和殿科技保护、宁寿宫花园修复等多项文物建筑保护设计工作,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卓越奖等荣誉。

  展开长长的折页,故宫宁寿宫花园四进院落的布局展现出来。“绕过叠石堆山,正北是古华轩,向左能看禊赏亭……”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监事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时伟指着平面图一一介绍,“院落最后一座建筑就是倦勤斋,为修复它的内饰和陈设,我们前后花了七八年时间。”

  谈起自己参与的故宫古建修复项目,大到亭台楼阁,小到一个摆件、一方绣片,王时伟都如数家珍。

  练就测绘设计功底

  “把工作跟兴趣结合起来,是最有意思的”

  “把工作跟兴趣结合起来,是最有意思的。”王时伟说,他与故宫的缘分,要从19岁那年说起。1975年,王时伟高中毕业,正赶上故宫来学校招聘。王时伟说,自己一开始并不清楚工作内容都有什么,只是先跟老师傅学做了一年多的木工、泥瓦工,然后学习勘察、测量,懵懵懂懂走上了古建保护设计的道路。

  逐渐掌握了建筑测绘、设计的基本功后,王时伟对古建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1982年,他考入国家文物局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古建专业班,进行了3年的学习。古建专业班开设了中外建筑史、古建鉴定、古建测绘等课程,既研读传统文献,又注重实地考察。

  “有时到了现场还得绑架子、搭梯子,爬到顶部仔细观察建筑的内部结构。”王时伟回忆着自己的求学经历,“我的老师郭黛姮通过文献与实物对照,对宋代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做了非常透彻的注释,这种方法对我影响很大。文献资料和实地感知相互印证,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

  毕业后,王时伟被借调到国家文物局工作,奔赴新疆、青海、辽宁等地调查古建保护情况,“那两年的经历让我对各地的文物保存情况有了更多认识,对后来开展工作很有帮助。”

  1988年,王时伟回到故宫工作,担任古建部设计组组长。那时,除了几个主要宫殿,故宫的大部分建筑都没有工程测绘图纸,王时伟带着10余人组成的工作专班,一间一间量,一张一张画,一个院落一个院落推进。

  “柱子、横梁、房架,所有的尺寸都是手工测量。我们在网格纸上画图,标注出尺寸,最后整理装订成册。每个建筑都有不少图纸,斗拱、外檐都有详图。”王时伟说,历时7年,故宫古建测绘制档工作全面完成,为后续的修缮保护打下基础。

  钻研古建复原设计

  “修旧如旧,文物修复要尽量用传统工艺和材料”

  工作40多年,王时伟参与过很多古建研究保护项目,故宫建福宫花园复建和宁寿宫花园修复是令他印象深刻的两个。

  “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复建,除非能拿出明确的依据。”王时伟说,“站在景山上俯瞰故宫,西北角空缺一块,从恢复建筑群完整性的角度考虑,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有一定的必要性。”上世纪90年代,工作人员清除淤积的沙土后,发现建福宫花园的台基保存依旧完好,柱础、柱网清晰,按照清代建筑定式可以推导出其开间尺寸。再加上梳理史料、参考老照片,一些建筑细节也得到了确证。

  于是,王时伟带领团队开始进行复原设计。通过采用传统工艺技术施工,建福宫花园在形制、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基本做到了再现原状。王时伟感到遗憾的是:“只复建了主体建筑,室内设计中大量的装饰材料和工艺已经失传。”

  2001年开始的宁寿宫花园修复项目则弥补了这种缺憾。宁寿宫花园坐落在故宫东北隅,其建筑结构主体基本完好,修复的难点恰好集中在室内装饰方面。

  “光是修复倦勤斋里的通景画,我们就花了很大精力。”王时伟说,通景画贴在天花板和墙壁上,由于年代久远,褪色、脱落严重。其背面的纸靠板采用桑皮纸,结实耐用,可以对通景画起到保护作用。“可是要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桑皮纸呢?我们犯了难。”王时伟带领团队多次外出寻访,2004年,终于在安徽潜山找到了合适的生产厂家。又经过多次改进工艺,一年后,纸张才通过了酸碱度、耐水性、雾化指标等方面的检测。

  工作组将通景画逐张揭取下来,用面团轻轻除去灰尘,用毛笔在画上涂一层保护颜色的黏合剂,然后更换纸靠板,最后将通景画按照原来的顺序精准对位,一一粘好……历时3年多,通景画的修复工作终于圆满完成。

  “修旧如旧,文物修复要尽量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和通景画一样,修复不少文物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到处走访,寻找掌握传统工艺的手艺人。”王时伟说。隔扇使用的竹丝镶嵌工艺,辗转多地后在浙江东阳找到;金彩绒织品,江苏南京的工匠经过上百次试验才做出来;装饰枕绣品,30多名刺绣艺人用一年多时间制作完成……每件修好的文物都蕴藏着工作组的锲而不舍和传统手艺人的精益求精。

  2008年,宁寿宫花园倦勤斋修复告一段落。此后,王时伟带领团队继续进行宁寿宫花园的其他修复工作,如今已到收尾阶段。

  推动建立修复标准

  “有了统一的标准,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目前,王时伟担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监事长,他在协会工作多年,先后担任过秘书长、理事长,组织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文物研究保护是一门综合学科。”王时伟以自己举例,“我是学建筑的,会做勘察设计,但一个修复项目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不说样样精通,也得有所了解。汇聚多学科力量、开展技术交流是很有必要的。”

  回想几十年的工作经历,王时伟说,文物研究保护领域发生了很多变化,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理念进步,更加重视研究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二是技术提升,比如成分分析、红外检测、无损探伤等,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为文物保护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资料支撑,也催生了全新的展陈方式。

  伴随着这些变化,文物修复的标准也慢慢建立起来。“传统工艺以往都是师徒、父子传承,比如?古建营造技艺中的瓦作、土作、石作等‘八大作’,以往都是根据经验进行更换和加固,没有明确的标准。”王时伟说,现在,古建保护修复项目越来越重视价值评估、前期研究、设计方案等前置环节,逐渐建立起古建修复的标准化流程。

  推进文物修复标准化发展是王时伟目前最关注的事情之一。“有了统一的标准,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工作。”王时伟介绍,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正在着手制订文物修复的职业标准;故宫文物医院还引入多学科研究力量,推进了书画、陶瓷等可移动文物修复的科学性和标准化。

  王时伟眼下的另一项工作是文化遗产科普,他时常为大中小学、社会团体等开展讲座,组织文化遗产知识比赛。“现在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前些天我在一所中学做讲座,学生们踊跃提问,问题相当专业。”王时伟说,“大家参观博物馆、购买文创产品,传统文化通过各种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我愿意把我做的工作讲给大家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下去,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记者 张鲁阳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向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视频致贺

  • 焊花璀璨,铸就制造强国之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