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品味《黄州寒食诗帖》
首页> 书画频道> 热点 > 正文

品味《黄州寒食诗帖》

来源:光明日报2025-03-24 14:15

  《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学书心得】

  苏东坡,作为大文豪、宋代“尚意”书法的领军人物,在文化艺术的历史上大名鼎鼎、流芳万世。他曾做过京官,但多次被流放,足迹遍及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人生可谓大起大落。《黄州寒食诗帖》就是苏东坡在流放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写下的书法墨迹,它抒发了苏东坡对于前途几乎绝望的郁闷悲伤之情,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此作系横披,书写内容是苏东坡自撰的两首诗,记录了他被贬黄州时的生活状态。“小屋如渔舟”“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无不反映出他当时生活的艰辛与困顿。据史料记载,他的薪水极少,常常要将每月的收入按日等分,每份装入一个袋子,每日花销不能超支,若有剩余则用于招待朋友。为贴补家用,他在黄州城东面的一块坡地上垦荒种地,并且将自己的字号改为东坡。

  《黄州寒食诗帖》墨色圆润,较少枯笔,这与苏东坡喜用浓墨有关。他把用浓墨写出的笔墨效果比喻为“小儿之目睛”,以形容其动人、天真、纯洁。此作在用笔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善用侧锋法和运用笔画重叠以生成块面。用侧锋法与他独特的执笔方法有关,苏东坡执笔用“单钩法”,就是只由一个食指钩住笔杆,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钢笔执笔法,而不是由食指和中指钩向内。“单钩”所带来的用笔效果必然是笔杆倾斜,笔锋在与纸面接触的过程中容易倒向上方,所以线条容易粗。重笔生块面的情况在全帖中比比皆是,如“夜”字右边原本的两撇和一点、一折之间已是黑黑的一个块面,“破”字的“石”部“口”的几个笔画也都互相重叠。这种以侧锋法、重叠法写出的线条在转折的处理上总体呈现方形,因此棱角十分明显,我认为,这也是苏东坡对于侧锋易生扁薄的一种巧妙补救。

  书法的“面”一直不太被人关注,其实,它在书法尤其是行书中早已普遍存在。如我们在王羲之的手札《孔侍中帖》中发现这样一幅小小的作品,并笔的字就出现不少,如“日”“羲”“且”“必”等。特别是“日”字,所有笔画的起止已不能明辨,我们所能见到的是一个仅余外形的墨团。由此可见,“面”的特征是具有一定的面积,它和点线相比,更能产生明亮的视觉效果,也更易引起人的关注,它是最大化的“密”,夸张了疏密对比。需要指出的是,在书写“面”时,该有的笔法和步骤一概不能少,要细细分析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笔法特点,千万不可描出或画出一个类似的形状,如果这样,就不算是写书法,所产生的“面”也会呆滞无神采。同时,我们此处所举的“面”,墨汁并不外渗,字的外轮廓形状异常清晰,是因为墨汁浓的缘故,这与王铎用涨墨法所导致的书法的“面”是两回事。

  《黄州寒食诗帖》的字形通体向右上倾斜,最为明显的如“春”字、“寒”字等。字形的倾斜给行气的发展也带来倾斜,有些行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未真正地写斜了,但看起来就有一种斜的效果。如“知是寒食但见乌”一行,从字与字位置的安排上看,除了“但”字略偏左以外,其余字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然而,这一行给予我们的视觉感受不仅仅是“但”字的左偏,而是整个行气呈现出“反S形”,原因就在于“是”字往左倾而“寒”字向右倒。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出,行书中的每一个字在整幅作品中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而言,练行书只练单字肯定是不够的,要多做整行的练习才对。

  《黄州寒食诗帖》中有四根长长的竖划,它们分别属于“年”“中”“苇”和“纸”四字。这四竖舒缓了整幅作品因重笔块面过多而导致的拥塞感、压迫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写法是苏东坡对其压抑心理的发散与排解,我以为不无道理。其中,“纸”字因有一根长竖而纵向长度几乎占到了三个字的位置,真正可称放得开、收得拢,疏可跑马而又密不透风。

  我认为,当代书坛从此帖中可以得到诸多启发:其一,如何从学古中创新,苏东坡学古不泥古,个性独特,正好为当下书法家提供了样本;其二,苏东坡创作《黄州寒食诗帖》,重点在作文,借文以倾诉情感,书只是文的载体,当下展厅文化大盛,人们重视作品的视觉效果,自有其合理之处,但将重点甚至将全部精力放在作字上,导致作品无生气、少情感、不耐看,这一点须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其三,苏东坡尽管被多次流放,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却越发积极,文学与艺术才情得以尽情挥发,在黄州的四年生活中,除了《黄州寒食诗帖》这一书法巨作之外,他还创作出了文学巨篇《赤壁赋》,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潘善助,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责编:庞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清洁能源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 春到沙湖迎客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加载更多